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丰硕成果,大禹神话传说、登封木版年画、登封闹阁、登封窑、河洛大鼓、农历二十四节气、嵩山内养功法、嵩山婚俗、嵩山泥人刘、嵩阳宝剑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省级命名;登封窑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申报文本已经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正在联合国网站面向全球公示。
十二五期间,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专业人员深入乡村,走进千家万户,对我市非遗项目进行了普查摸排,发现登记了近六千多项非遗内容,并对其分类研究,分步申报,分项保护。从2014年开始,登封市文化馆对符合政策扶持及资金补助政策的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指导帮助其完善申报资料,积极争取对其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2014年,申报成功登封窑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补助资金2.1万元;2015年,争取到国家级非遗项目少林功夫、登封窑扶持资金共80万元,申报成功登封闹阁项目扶持资金10万元,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补助资金2.1万元。将嵩山木板年画和登封窑瓷申报成郑州市级非遗展示馆和非遗传习所。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展厅和实体展厅。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十二五期间,登封市文化馆认真落实国家免费开放工作政策,按照“免费开放服务不打折,文化为民质量上台阶”的要求,每天免费开放时间达10小时以上,全年接待群众达9000多人次。有多支群众文艺队伍常年在文化馆开展活动,文化馆认真做好文化志愿者管理、登记与评比工作,为文化志愿者、文艺爱好者免费提供场地、音响、开水、空调、义务指导、业务培训等服务。十二五期间,利用“百城万场”、“群星讲堂”、“文化遗产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主题活动,从城镇到乡村,组织书画美术、舞蹈音乐、摄影培训10余场次;组织各类书画展20场次以上;送文化文艺下乡50余场次。利用双节、六一、国庆、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文艺汇演、猜谜活动及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场次。“天中英才杯”少儿书画大赛成为我市品牌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登封文学》每年四期,已成为登封作家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成为我市文化爱好者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