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登封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四大产业,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催生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将农业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登封实际的现代都市农业之路。
一、登封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5年,登封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4.8%;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量20.1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83元,增长8.7%;目前,登封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3家,郑州市级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80家;家庭农场达到24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6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基地8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20个;创成国家级标准养殖场3个、省级5个;“登封芥菜”、“茶亭沟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新发展芥菜、红薯、谷子、金银花等耐旱作物种植1.3万亩,登封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
(一)特色种植业势态良好
一是核桃产业优势显现。登封市依托土质气候适宜种植核桃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发展核桃种植,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目前登封市种植核桃面积14.27万亩,已初步形成以颍阳、君召、大金店为代表的万亩乡镇7个,以李洼、于爻、范堂等村为代表的千亩专业村29个。年产值达1.36亿元,与当地传统种植业相比,每亩纯收入均增加1300元。
二是花卉苗木产业不断升级。登封市现有花卉苗木面积7610亩,共计63个品种,设施栽培面积24亩,年产值达1.3亿元以上。以迷迭香、玫瑰、金银花为主的苗木约6566亩,种植效益每亩年可达2500元以上,主要分布在大冶、唐庄等乡镇;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3037亩,涉及唐庄、宣化等8个乡镇,亩均年产值4000元以上;女贞、玉兰、百日红等为主要树种的观赏苗木1027亩,主要分布在卢店、东华、颍阳等乡镇。雅新、中凯园林等企业由单纯的苗木种植扩展到苗木培育和承接绿化工程。银沙湖玫瑰园和瑞洋农场等基地在种植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园区的休闲观光功能,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升级。
三是果菜规模逐步扩大。蔬菜水果产业由过去农户自发零星种植向企业连片规模种植转变,与市场的对接更加紧密,销售模式日趋多元化,种植效益显著提高。目前,登封市蔬菜总面积1.5万亩,年产量7.11万吨,总产值8600万元。自2010年郑州市出台设施农业奖补政策,登封市以设施栽培为主的高效蔬菜园区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由2009年的580亩增长到2235亩,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效益持续增加。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1.6万吨。
四是烟叶产业风光依旧。登封市烟叶种植已有多年历史,曾为地方财政和农民增收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受到土地少、用工多、价格低等因素影响,登封市烟叶种植面积在2000年前后停滞不前。随着近几年土地流转政策的颁布实施、烟草企业产业服务的不断深入和收购价格的逐渐回暖,种植面积开始扩大,2015年登封市烟叶种植面积8000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示范方10个,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在区域分布上也呈现出自西向东扩展趋势,从颍阳、君召两个乡镇,逐步延伸到石道、送表、大金店等乡镇。
五是红薯产业潜力巨大。据统计,登封市红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000-3500公斤,亩产值2000-5000元,是玉米、小麦的1.7-2.5倍。2008年茶亭沟红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产销两旺,多数农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一空。登封市茶亭种植专业合作社、小苍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从红薯育苗、农资供应、机械耕作等各方面引导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正在把登封红薯这一品牌不断发扬光大。
六是食用菌面积稳中有升。2009年以后,市场价格回升,生产区域明显扩大,从白坪、卢店、颍阳逐步扩展到唐庄、中岳、东华、送表等乡镇。2015年,登封市食用菌栽培面积10.8万平方米,投料39万公斤,总产量470吨,总产值290万元。栽培种类有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登封自产食用菌市场供应量逐步扩大。
七是香椿产业发展迅速。登封市紧抓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好机遇,依托登封市三一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设备优势和嵩阳红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优势,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矮化香椿种植。截至2015年底,登封市已发展矮化香椿种植面积2160亩,实现产值675余万元。带动了从业农户900余户,解决农民就业1000余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八是小米产业蓄势待发。据统计,目前登封市谷子种植面积在3200亩左右,亩产量300-500公斤,亩均产值2000-5000元。君召乡的黑宝种植专业合作社、颍阳镇的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当地农民实行集中连片订单生产,谷子种植面积都在300亩以上。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谷子种植产业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登封市干旱气候的常态化,小米产业将再次在登封市种植结构中占一席之地,为农民增收发挥作用。
(二)生态养殖业蓬勃发展
201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支持下,登封市的生态养殖发展迅猛。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全生农牧科技产业园、投资5.1亿元的内蒙赛诺养羊、投资6.5亿元的河南三木循环农业示范园等重大项目,扶持郑州宝融等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循环农业,登封市新建规模养殖项目37个,完成投资4.8亿元,畜牧业产值累计实现22.64亿元。2015年,三木循环农业示范园完成投资1.1亿元,54栋羊舍的种羊场已建成投产,存栏种羊1.7万余只,年产2万吨饲草厂建设投入使用;全生农牧科技产业园完成投资1亿元,现存栏肥育猪2万余头,育肥舍、保育舍、饲料厂维修及设备整改完成,清洗消毒完毕,目前厂区已封闭,保育舍已开始试运行;污水站处理系统调试已基本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已施工完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三木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投入试运行;内蒙古赛诺羊完成投资1亿元,建成羊舍8栋、饲料库1栋,管网道路新建完备,存栏优良杜泊羊2000余只;三木、三全有机肥项目争取郑州市财政资金400万元。
(三)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不断提高
依托特色种植业发展,登封市涌现出了“小苍娃”、“三楂红”、“嵩花坊”“嵩山峻极”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嵩山芥菜、小杂粮、山楂酒、茶亭沟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远销十余个省市。农产品加工公司以“龙头+基地+农户”为产业模式,从事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加工,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客户得满意,稳定了效益机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8个,年产值近10亿元,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4.3亿元。
(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猛
依托登封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以旅兴农,农旅互动战略,突出发展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业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带。以成功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推出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4条,举办休闲农业节会活动5起。共谋划实施休闲农业重点项目19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900余万元,其中,2015年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争取郑州市项目建设任务11039亩、财政支持资金6500万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00余万元,完成郑州市休闲农庄建设5家。2014年批复的康家、古纶国等5个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完成工程总量的90%。少林办玄天庙农家乐特色村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2015年,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3.8万人,实现产值近7.5亿元,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年均增收6200元以上,休闲农业已成为登封市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登封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登封市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登封市地处丘陵山区,气候干燥,十年九旱,旱地面积大,年度间、季节间降水严重不均匀等特点,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从产业层次来看,登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多数农业项目是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低端项目,产业链条较短;养殖型、种植型项目较多,抵御风险能力差;加工型企业项目还比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对生态农业的支撑能力不够强。三是农业企业融资较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四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科技化水平不高,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与登封市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不相匹配。
三、发展登封市都市生态农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
登封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必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方向转变,打好生态牌、休闲牌、养生牌、创意牌,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农业种构调整力度
扩大油菜、花卉、果蔬采摘等观赏性强的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改良品种、提升效益,促进传统种植业向景观、旅游复合型农业转变;与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加快推进河南三木、全生农牧扩建项目。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二)突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紧抓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机遇,依托每年近千万人的游客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的体验养生功能,吸引来登游客白天游少林寺,晚上看音乐大典,闲暇时间到农家乐休闲养生;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开发创意娱乐项目,有效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引导三木、三全、宝融等企业上游向种植牧草等方向延伸,下游向畜禽粪便生态种植、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休闲观光等方向发展。
(三)积极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优势地区优先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要求,加大政府投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加快构建符合登封市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颍阳、石道、大金店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基地;以君召、大冶、徐庄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品猪养殖基地;以中岳、少林、嵩阳、宣化、唐庄为中心,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都市休闲农业优势产业带;以唐庄、卢店、东华为中心,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和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努力在登封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四)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针对部分农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要持续加大信贷增幅;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对实力强、信誉好、发展有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信用贷款,全面开展“订单贷款”,并尝试开展农村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探索通过短期融资券、企业中期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五)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农业服务投入协调机制,改变部门分散投入的做法,相对集中使用,提高投入的综合效益。二是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投入,对登封市现有农业科技信息进行重组整合,实行资源共享,努力建设覆盖登封市、科学准确、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产业或片区成立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小组,集中开展产业发展科研示范和推广指导。四是加强和改进对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人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六)加强宣传、争取支持,强力推进绿色农副产品培育力度
进一步做好登封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利用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优势,引导消费者崇尚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增加绿色农副产品的消费认知度,充分体现绿色食品的应有价值。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把培育和发展绿色农副产品作为登封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绿色农副产品的开发同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寻求政策、资金扶持,增加绿色农副产品的数量、品种,更好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