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耕地质量的优劣,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南省耕地质量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豫农种植﹝2015﹞7号文件精神),为了推进登封市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长效机制,完善我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登封市农委在2017年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情况如下:
第一个监测点位于登封市东华镇杨寺庄村,监测点代码:DF-001,地理位置东经113.029008°,北纬34.361173°,海拔321.4米。土壤类型为土类:褐土,亚类:典型褐土,土属:黄土质褐土,土种:黄土质褐土。
第二个监测点位于登封市颍阳镇北寨村,监测点代码:DF-002,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761922°,北纬34.428247°,海拔461.5米。土壤类型为土类:褐土,亚类:石灰性褐土,土属:泥砂质石灰性褐土,土种:壤质洪积褐土。
一、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点主要记载本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播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情况,施肥情况,灌排、病虫害防治,其它对监测田地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二、监测结果
DF-001监测结果为:常规施肥区有机质13.8g/kg,全氮0.86g/kg,有效磷8.4mg/kg,速效钾133mg/kg;监测区有机质15.8g/kg,全氮0.93g/kg,有效磷15.4mg/kg,速效钾119mg/kg。2018年,经实测,监测区小麦单产276公斤/亩,常规施肥区小麦单产432.7公斤/亩,玉米单产监测区169.1公斤/亩,常规施肥区300.2公斤/亩,常规施肥区较监测区小麦增产156.7公斤/亩,玉米增产131.1公斤/亩。
DF-002监测结果如下:常规施肥区有机质30.6g/kg,全氮1.71g/kg,有效磷25.5mg/kg,速效钾248mg/kg;监测区有机质22.7g/kg,全氮1.24g/kg,有效磷25.2mg/kg,速效钾226mg/kg。经实测,监测区小麦单产528公斤/亩,常规施肥区小麦单产550公斤/亩,玉米单产监测区675.9公斤/亩,常规施肥区746公斤/亩,常规施肥区较监测区小麦增产22公斤/亩,玉米增产70.1公斤/亩。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两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养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进一步推广,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加之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深松、深耕的推广,土壤得到进一步改良,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高,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三、全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一)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土壤的耕作性、保肥性、供肥性等各方面与有机质含量高低密切相关。经检测登封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017年为22.4g/kg,2018年为23.8g/kg,比上年提高0.4g/kg。这与近年来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和秸秆还田力度有相当关系。
(二)土壤全氮
登封市土壤全氮平均含量2017年为1.139g/kg,2018年为1.237g/kg,比上年提高0.098。土壤全氮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这与合理施肥有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壤肥力水平不够
土壤肥力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当前作物高产对耕地质量的要求,虽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普遍提高,但近几年全市耕层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呈现出起伏波动状况,且部分项目有下降趋势,不同田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幅度较大,导致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提高不大。
(二)施肥结构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随着作物单产和生物产量持续提高,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加上投肥水平、结构和比例还不尽合理,有机肥投入较少,化肥施用受市场影响较大,土壤养分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与耕地质量提升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土壤耕层逐渐变浅,不能满足作物需求
长年实行旋耕机械作业,土壤耕层逐渐变浅,土壤肥力提高的速度还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对耕地质量的新要求。
五、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法和对策
(一)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肥力水平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不但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而且能激活微生物活性,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减少化肥使用量,向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培肥耕地地力。
(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农业部门要及时发布面向农民的配方施肥信息,因地制宜制定施肥技术方案,促进农民按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优化耕作方式
在推广旋耕等技术的同时,提倡每3年深耕深翻1次,深度达到625px以上,以解决土壤容重增加,耕作层变浅的问题,改善土壤结构,以达到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